励志网_励志名言名人名言大全_励志电影歌曲排行_经典语录语句

彭劲秀:李玉堂将军的传奇人生

励志文章 2020-06-080 lz01

  

   人生的命运有的是喜剧、有的是悲剧,而黄埔一期毕业、参加过东征、北伐、江西围剿、享有“抗战名将”之誉、逃台后被蒋介石处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被大陆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李玉堂将军,忽起忽落、有功有过的戎马一生则是极富戏剧性的悲喜剧。

  

李玉堂的青少年时代

  

   李玉堂(1899年—1951年),字瑶阶, 1899年3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一个温饱有余的农家。父秦名启绪,母亲延氏。李玉堂在家中排行第四,上有两兄一姐,下有两弟一妹。李家世代以农为主,兼营商业,到了李启绪这一代已有六十余亩田产;虽然谈不上多么富有,但在当时的农村来讲,应该说全家是不愁温饱、生活比较宽裕的了。

  

   李玉堂于1906年7岁时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入广饶二区(刘家集)振华高等小学、河西国民学校就读。

  

   1915年袁世凯在北京称帝后,16岁的李玉堂受民主进步思潮影响,踊跃地投入到阎抚尘组织的学生营参加讨袁之战。1916年袁世凯病逝,学生营也随之解散,李玉堂返回家乡。1917年他考入济南公立工业学校,就读于金工科甲等班。

  

   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积极参加外交后援会,作为山东后援会的代表在家乡发动青年,组织集会,带头销毁日货,并当众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良心救国”四字标语,以表示自己不怕流血牺牲的爱国热诚。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经过四年苦读,一心想走实业救国道路的李玉堂,深感国家内忧外患,政治黑暗,战乱不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为了寻求拯救国家、民族的道路,他于1921年由亲朋介绍投身山西军士教育团受训,结业后充任晋军炮兵队上士班长、准尉司书等职。

  

   李玉堂在阎锡山部队期间,亲眼目睹了军阀部队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等腐败现象,无法容忍,于是在阎锡山部只当了半年兵就离开兵营回了老家。

  

   1923年冬,李玉堂获知领导南方革命政府的孙中山正在筹备军校培养革命军官的消息,便决定报考黄埔军校。1924年4月,李玉堂一行十五人在上海参加初试,李玉堂由于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而且在山西军士教育团受过训,当过晋军炮兵队上士班长、准尉司书等职,所以,李玉堂顺利地通过了黄埔军校初试,到广州又顺利通过复试后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军校教导第1团(团长何应钦)第2营(营长陈继承)担任少尉见习官,接着升任中尉排长。

  

李玉堂前期的戎马生涯

  

   1925年2月,李玉堂随教导第1团参加了讨伐陈炯明叛军的东征之役。4月28日,杨希闵、刘震寰两部叛变,并占领广州,情况十分危急,于是参加东征的军校教导团又回师平叛。一周后,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被平息。5月,李玉堂提升为上尉连长。10月,李玉堂随部参加第二次东征。在第1师收复惠州的战斗时,李玉堂自告奋勇,身先士卒,主动担任攻城敢死队队长。他冒着炮火和弹雨勇敢地将军旗插上惠州城头,为收复惠州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他被提升为少校营长。

  

   1926年6月,李玉堂营作为第1师的预备队随军北伐。在攻打南昌时, 李玉堂负伤被送往后方医治。

  

   1927年6月,在继续北伐中,李玉堂伤愈归队。

  

   同年8月,孙传芳以刘士林为总指挥对国民革命军实施反攻,双方在龙潭展开激烈战斗。是役,李玉堂率部奋勇作战,一举突破敌军阵地,直插刘士林的司令部,刘得知后仅带几名卫士仓皇出逃。战后,第1师副师长胡宗南辞去了第2团团长的兼职,并以李玉堂作战有功,推荐其接任团长。11月,李玉堂又随部击溃了直鲁联军的铁甲车队,并率先进驻津浦线重镇——蚌埠。

  

   1928年1月,宁汉合流。4月,国民革命军开始第三期北伐。李玉堂随部攻入鲁南,并策应友军攻占济南,协助主力部队驱逐直鲁联军,取得了北伐的决定性胜利。8月,李玉堂被任命为第50团上校团长,旋又升任上校副旅长。

  

   1929年1月,蒋介石暗访苏州驻军第3师时,发现多名主官擅离职守,盛怒之下将该师团以上正职军官全部撤职,其他涉及人员也都受到严厉的处罚。李玉堂因当时是副职,出事时又正巧在办公室值勤,不仅没有受到处分,反而接替了第8旅少将旅长一职。3月18日,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李玉堂被选举为监察委员。

  

   1929年12月,第8旅开赴苏州休整。当时石友三的第13路军在南京浦口兵变,李玉堂的第8旅闻知此事,立即投入战斗,迫使石友三叛军北上,解除了南京之危。

  

   1930年3月21日,李玉堂的第8旅猛烈进攻孙殿英部据守的马牧集阵地,经三日激战击溃孙部,占领归德(商丘)。5月,中原大战爆发,李玉堂又率领第8旅由砀山向西进攻,在陇海路与反蒋军作战。10月战事结束, 李玉堂获得四等宝鼎勋章。

  

   1931年2月,李玉堂随部入赣,曾在广昌、兴国一线与红军交战,大多失利。同年9月,第8旅移防洛阳。

  

   1932年5月18日,李玉堂升任第3师中将师长。7月,李玉堂率部参加对红军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进剿。8月中旬,红军在黄安地区对第10师、第89师等部反击,李玉堂的第3师奉命增援,在七里坪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主力激战七天,红军后撤。随后第3师经宣化店北上,配合北线军队会攻红军, 9月9日攻占鄂豫皖根据地政治中心——新集。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放弃根据地南下后,李玉堂率领第3师留在鄂豫皖地区担负地方绥靖任务。

  

   1933年11月,驻防福建的第19路军发动“闽变”成立政府,第3师奉命由赣东入闽平变。 “闽变”平息后,李玉堂又奉调入赣参加对红军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1934年9月10日,李玉堂以所属第8旅向温坊方向推进,遭到朱德指挥的红一军团、红九军团主力围攻,李玉堂闻讯后自觉解围力量不足,便紧急向上级发出求援电,第8旅残部终于在友军的增援下突出重围。第3师失利,第8旅旅长许永相被判死刑,李玉堂受到了撤职留任的处分,并且降为上校薪给。

  

   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后,第3师调往闽西地区担负地方绥靖任务。

  

   1935年4月13日,李玉堂被叙任为陆军少将。此后第3师奉命入粤监视陈济棠第1集团军的动向。

  

   1936年10月5日,李玉堂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抗战烽火中的李玉堂将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玉堂被任命为国民党陆军第8军军长,驻守江西。

  

   1938年8月南浔会战开始后,日军第27师团沿瑞武线南进。为了保卫武汉,李玉堂的第8军坚守在在江西武宁县境内的棺材山阻击日军经此入鄂。战争极为激烈,当时有一个团被日军包围,敌人先是用钢炮轰,再用机枪扫,中国军队誓死抵抗,最后展开肉搏,全团官兵壮烈殉国,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

  

   1939年3月,日军第6师团由箬溪进攻武宁。驻守在棺材山、罗盘山一带的守军主要是李玉堂第8军和彭位仁第73军。日军第6师团和冈村宁次第11军直辖炮兵、战车、骑兵各一部,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棺材山中国守军阵地狂轰滥炸,施放毒气,守军官兵冒死拚杀,誓与阵地共存亡。激战九昼夜,双方死伤惨重,日军第6师团之47联队被全歼。守军第89团生还者仅5人,余皆壮烈牺牲。四个团的兵员,剩下不到一个团。

  

   李玉堂率领的第8军在棺材山阻击日军,死守阵地,全军立战功,民国政府抗战总部授予该军“泰山军”称号,李玉堂成为抗日名将。

  

   不久,该部改为第10军,李仍任军长,奉命驻守长沙,并参与了震惊中外的三次长沙会战(又称长沙保卫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初,日本集中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向长沙发起了进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为保卫长沙,调动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万多人参加此次战役。至10月9日,中国军队第195师恢复到进占鹿角、新墙、杨林街之线,日军陆续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  此战日军死伤3万余人,第九战区的伤亡人数为4万余人。

  

   第一次长沙会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第一次攻势,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战前原态势的一次战役。中国第九战区部队挫败日军的战役企图,予敌以沉重打击,军队士气得以提振,抗战必胜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8月26日,日本大本营以“大陆命”第538号命令批准长沙作战计划。日军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总兵力达12万余人,向中国军队展开攻势。此次会战从1941年9月7日至10月9日结束,历时一个月,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击落飞机6架,击沉汽艇9艘。中国军队伤亡69917人。

  

   第二次长沙会战,使日军的国际威望一落千丈,英泰晤士报讥称“日本抄袭华军的钳形战术,结果为华军的钳形战术所击破”;加深了日本内政外交危机,导致近卫内阁垮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民心士气,增强了抗战胜利信心,使日军妄图一举歼灭第九战区主力的计划遭到失败。

  

第三次长沙会战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专题: 李玉堂  

    
本文链接:http://www.lzmyw.cn/lizhiwenzhang/2528.html
励志教育  高三励志  家庭教育  为人处世  感悟亲情  伤感日志  大学生励志  励志奖学金  作文大全  诗词名句  读后感  观后感  读书笔记  好词好句  祝福语  经典台词  个性签名

励志网 Copyright © 2024 lzmyw.cn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